作者 whoiam (胡愛晏)
標題 [心得] 吳德功 泉郡途中遇雨
時間 Mon Sep 19 10:18:05 2011
───────────────────────────────────────
http://pilikang.pixnet.net/blog/post/35656377
出處 全台詩選一百首 http://xdcm.nmtl.gov.tw/twp/toppoem.htm
編號 作 者 詩 題
007 吳德功 泉郡途中遇雨
詩句
太守憂旱久,求雨沛然至。四野畢滂沱,農夫喜天賜。
適我驛路行,行李皆濕漬。況兼石頭滑,僕從咸忿恚。
我坐肩輿中,靜聞人擬議。可知宇宙間,愛憎胥異致。
彼禱乞而來,此欲揮使去。何彼蒼者天,亦難中人意。
心得
吳德功的這首《泉郡途中遇雨》別有一種哲學意涵,整首詩易使人產生「視覺、聽覺
、觸覺、嗅覺」的多重感受之活生生畫面。字一現,景立浮。先是一位憂慮久旱的太守開
場,當然希望雨呀雨呀!來吧!來吧!愈多愈好。第三句的「四野畢滂沱」像是立刻夢美
真成,下句的「喜天賜」之農夫也呼應了久旱逢乾霖。整首詩四句一組的話,共有四組,
全為十六句。每四句在整體上可算一個小段落。那麼,第一組陳現的是「喜、沛」卻又「
以「憂」、「旱」為開題,暗伏接下來悲喜交加、歡憂互現的矛盾與兩難。
果然第二組的第一句「適我驛路行」產生了轉折點,可想而知「行李皆濕漬」再「況
兼石頭滑」,這下連僕從都「忿恚」了!鮮明生動的畫面是吳德功的功力,詩中有畫的情
景甚至產生三度空間的立體電影感受,實在是將平面媒體昇華到虛擬實境的多感官逼真享
受。「濕」、「漬」、「況」、「滑」的水字旁巧妙指向「雨」,而雨是無辜的,雨境是
中立的,端看人的自我解讀。所以在第一組的四句和第二組的四句產生對比,因人而異也
因時而異,有「水」、有「人」、有「心」又暗藏「火」字,這個怒火、怒氣、怒心。豈
不妙矣?這個「況」字一則有情況之意,二則有火上加油之涵,三則又有水的偏旁,實為
整首詩的詩眼。好一個「況」字,是況味、是況然、是狀況、是每況愈下、是概況、是實
況、是窘況。
第三組「我坐肩輿中,靜聞人擬議」把雨的動態和人的回歸內心之靜態完全結合,從
天雨到地土再回人心的「可知宇宙間,愛憎胥異致」做一個禪機盎然的妙論與省思。上承
第一與第二組,同境卻有二種分別的感受。下啟結尾「何彼蒼者天,亦難中人意」的啼笑
皆非。
第四組的「彼禱乞而來,此欲揮使去」又加強了畫面的成形,把人心寫得透徹,把世
事寫得再真實不過,這人對天的禱乞和假想蒼天的應允再落凡實現的兩難情景,簡直是立
體聲投影的再現,畫面就在眼前,難怪就連老天爺也「難中人意」。餘音繞樑的不只這,
還暗含「事事豈能盡如人意」這不是表面上的「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反而是將單人擴大為
「眾人」,「眾人」的標準、心意又怎能全面兼顧、面面俱到、顧此不失彼呢?所以是導
向無為最好呢或是一切都有最好的安排,不論陰晴、旱霖、天地?耐人尋味。
另因此詩改寫為
《雨難》
「我是雨 我兩難
阿難垂簾聽政 大天使搖頭苦嘆
虛竹左右為難 聖母像粉身碎骨
問天 雨與風 情與義 存與滅
做人 忠與孝 是與非 一與眾
雨為難 兩為難 進退不得
江湖身 難由已 祈禱誰聽
猛然
我怒視太守
剎那
太守慈眼看我
竟是我看我
我怒我
換作是誰 在雨中祈雨 遍詢不著已存之物
行李一塌 在後院重組 石頭幫倒忙扯農夫
輿車竟坐在路人肩膀上 僧侶橫屍讓菩薩跪拜
地 噴著 雨
天 湧著 泉
人 二步登天 一刻入地 三分大海 四時喚雨 五路呼風 六神有主
七竅皆通 八仙加持 九龍護體 十全十美
勝 兩全其美 一舉數得 三鳥一石 四通八達 五福臨門 六六大順
七喜加身 九十不離
僕人揮之不去 主人卑微在侯
土著瘋狂止雨 賣綿者自暴自棄 大笑吸雨
雨液在夜晚哭泣
雨滴在半空憂鬱
雨水在路上自盡
雨雲在大氣長嘆
雨神在雲霄暴走
雨傘上下為難 無人可撐 陰晴不定 」
--
http://pilikang.pixnet.net/blog
胡愛晏
創意文案、影評、旅宿美食神秘客、文字工作者、
自由約稿部落客、多元化文藝寫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