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仲清心理醫師的話,我印象最深也唯一記住的心得現在我想起來了,我分享一下,他說對方生氣未必是針對我們,我們不必攬在身上。我就聯想到生活的實例:像對方可能因為生病不舒服發啤氣,我們有可能只是好心問要不要喝冷飲或吹冷氣,但對方發火說已經畏冷了還問要不要吹?那真的是找我們麻煩或是故意唱反調嗎?未必,對方只是在表達其感受,不一定是有意忽視他人的善意,可能本身正在難過當中,對於別人好意的協助剛好是最不需要或相反方向的,他表達他的,但我們卻以為人家在攻擊我們。一件歸一件,不用攬在肩上。他可以憤怒,我們不必選擇貼上標籤認為是刻意針鋒相對,有可能只是很難受,在訴說他的要求;我們不必馬上陷入「我是為你好,還被你兇」的情緒風暴裡。有時往往會跟著立即反應,焦急為自已辯解或是反過來指責對方沒體諒與感激我們的付出與善意,其實是對號入座。
目前分類:心情 (2)
- Jun 16 Fri 2017 12:03
後面的車狂鳴,真的是找我的碴還是他是在叭別台車擋他的路?我們是有錯不自知還是太常把錯攬在自身?
- Jun 16 Fri 2017 11:53
是半途而廢還是跟隨衝動?是沒有一直衝動只是一時衝動還是已在彼時彼刻價值完成,向下個興奮轉動?
我覺得我的個性只要想到可能失敗或是會挫折,就會一開始就放棄了,美其名是要先想好所有步驟或是準備成熟,但最後往往發現一直止步不前。我記得去上救國團的歌唱課程,老師會說我這個手的姿勢太多,評審會扣分。我那時就說我只是因興趣來唱唱,甚至不在意學分或是有沒有要比賽,那老師就說我為什麼不在家唱就好?我就很納悶,難道一定要參賽或是符合評審眼中的標準才能去上課嗎?一般鄉下老人聚會的卡拉ok也沒有要求要美姿美儀,社大的課,也非像奧運集訓或是演藝班要達到專業水準不可,難道不能純為了好玩?若不符合歌唱老師的要求,那就在家自學自唱就好?後來那個社大的歡唱ktv我就沒再去了,可能有一個更深的點是我一直抗拒的「只有一條路,別無選擇的主流社會的脈絡」,要他們認可就得服從他們的遊戲規則,要不然「你別來呀!」「你別加入我們呀!」「你不要來求我們呀!」,後來我想,一定有別的方法,一定不是二選一, 一定不是只能一拍兩瞪眼,可能這中間會有碰撞出什麼火花也說不定,但我一開始就把他們設定為主流、難以說服之類的,他們可能也不會有見到別的世界的可能性。他們當然有說不的機會,但我可能會以「怕麻煩」為由,懶得去說服。
畫到一半沒畫完,究竟是虎頭蛇尾?還是算了!沒有完成甘脆連開始都不要?可是又怎知這只畫一半的作品,在這中間會產生什麼震撼效應?只畫一半,說不定還成為大師眼中的飛白,反而有人欣賞。
我不曉得跟隨衝動出來雞排到底是肉慾與慣性的沉淪、無明的反覆,還是在這轉角會遇到愛、體會「我若不出來買雞排就不會遇到的人事物」的歷程?不曉得最後會不會買到雞排,也不知下次還會不會想吃?也說不定走一半,忽然不想吃改想喝木瓜牛奶,但此時不應該是自責浪費時間或反覆無常,而是相信內在的安排。除非開始自我懷疑起來,所有的問題與困境都來自於壞疑自已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