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ilikang.pixnet.net/blog/post/35657411
作者 whoiam (胡愛晏) 看板 literature
標題 [心得] 愛詩網古典詩-新竹坐火輪車往台北
時間 Mon Sep 19 13:29:58 2011
───────────────────────────────────────
《吳德功.新竹坐火輪車往臺北》
引自愛詩網-大家來讀台灣古典詩
http://ipoem.nmtl.gov.tw/files/15-1000-496,c132-1.php
題解:
本詩為五言古詩,收入《全臺詩》第拾冊。臺灣在光緒11年(1885)年改制為行省後,首
任巡撫劉銘傳於光緒13年(1887)開始興建鐵路,17年(1891)由臺北通車至基隆,19年
(1893)由臺北通車至新竹。新竹到臺北這段路程約80公里,吳德功此詩描寫的場景乃是
桃園龜山路段。此詩一開始雖是描寫坐火車的景觀與感受,不過之後卻花了極大的篇幅描
寫建造鐵路的艱辛過程,並對現代化的鐵路興建抱持著認同的立場。此詩雖用了「愚公移
山」及「費長房善縮地術」等典故,但在使用上,均切合鐵路建造與乘坐火車的情境,令
人讀來新鮮有趣。詩末則希望政府相關當局,能注意及預防因山谷變遷可能造成的的行車
安全。詩中以歌頌火車快捷便利的詩句,經常被援引用來作為臺灣接受現代化發展的例證
。
作者:
吳德功
作者簡介:
1850-1924。見〈甲寅彰化公園觀月〉,頁碼待補。
崔巍龜崙嶺,上有觀音寺。石徑甚崎嶇,行者難縱轡。兼以十八溪,徑仄曲且邃。
築造輪車路,沿山削破碎。疫症時流行,兵弁多病斃。開闢三年中,死者難計數。
移山等愚公,凝神而壹志。峰巒俱削平,馳驅無礙。新竹抵省垣,辰發午即至。
儼似費長房,妙術能縮地。旋轉能自如,水氣通火氣。水火交相用,繫易占既濟。
逐電迅追風,敏捷勝奔驥。舉重若提輕,便捷兼爽利。但恐山谷崩,失足防蹶躓。
冀望賢長官,籌畫策周備。
-----------------------------------------------------------------------
一、題解
新竹坐火輪車往台北是一種歷史的見證,讀來備感親切。題目吸引人,地名有熟悉感也
不會有古典詩給人物換星移、差異過大、時過境遷的時空隔闔感。「火輪車」的稱呼雖
已被「火車」取代,但仍可見其可愛之處。而新竹到台北的距離在當時與現在自強號、
高鐵、客運、汽車、機車等等的對照下來看,八十公里不可同日而語,加速的過程縮短
了距離的實質感。但在百年前曾被視為龐然大物的建設甚至可能破壞風水的疑慮還有行
車安全的擔憂,在如今看來前人的先見之明方能造福後人的便利,不禁令人感嘆再三、
感動萬分。
二、詩解
首句「崔巍龜崙嶺,上有觀音寺」先點出地形與地標。接著「石徑甚崎嶇,行者難縱
轡」帶出不便之處,在現在看來仍不為過。接續「兼以十八溪,徑仄曲且邃」一一點明
地理環境的艱險。使得「築造輪車路,沿山削破碎」是勢在必行、不得不為。然而「
疫症時流行,兵弁多病斃」看出前人艱辛,自不在話下。甚至「開闢三年中,死者難計數
」,卻仍以「移山等愚公,凝神而壹志」賦與正面意義,用神話的精神來象徵志力、體力
、心力、精力、財力的付出與努力。最後「峰巒俱削平,馳驅無礙」在空間與心神上都
開創了一條康莊大道,「新竹抵省垣,辰發午即至」可想而知對當時的人們是多讚嘆的一
件創舉。以「儼似費長房,妙術能縮地」也不為過。用「旋轉能自如,水氣通火氣。水火
交相用,繫易占既濟」形容得維妙維肖。「逐電迅追風,敏捷勝奔驥。舉重若提輕,便捷
兼爽利」更是傳神。最後雖以「但恐山谷崩,失足防蹶躓」之憂「冀望賢長官,籌畫策周
備」仍不失火輪車之利大於弊。
地勢是危,遙距是苦,築造是勞,病疫是憂。卻以「凝神壹志」作為詩眼和台灣精神
,在愚公精神開山闢路下,鐵路不只連接南北,這火輪車也貫穿了歷史隧道。殊不知它穿
越了古今,從近代到現代,跨越不便與便,超越不變與變。一種福爾摩莎島的精志,一股
移山闢地的台魂心志,真正開創下一個新世紀與心世代,實仍令人欣喜之佳作。
--
http://pilikang.pixnet.net/blog
胡愛晏
創意文案、影評、旅宿美食神秘客、文字工作者、
自由約稿部落客、多元化文藝寫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