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乞巧
作者:許南英
2015 歲時與風土/歲時節慶類選注
取巧1原非君子儒2,紛紛乞巧3何其愚。
我聞用拙存吾道4,又聞巧者拙之奴5。
我生6無事不守拙7,自安義命8心怡愉。
天上神仙拍手笑,斯人畢竟是凡夫。
我笑神仙比我拙,其拙還為世間無。
一年一度一相見,牛郎9織女10天一隅。
銀河 11竟絕仙槎12渡,填橋還待白項烏13。
何如14黃海黑海地中海,凡夫乘風破浪來往只須臾15。
愛詩網
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OverViewContent?CatID=1529
【題解】
本詩為雜言古詩,選自許南英《窺園留草》。乞巧節即七夕節。乞巧節起源於中國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關於七夕又稱為「乞巧」的由來,是因為在中國古老的社會當中,由於女子的針黹技藝為生產力之一,因此,每逢七夕節日,女子多向織女祈求雙手靈巧,便將此節日稱為「乞巧」。在臺灣民間的習俗裡,將農曆七月七日這天定為「七娘媽」的生日,相傳七娘媽也就是織女,女子多在這天向七娘媽祈求靈巧的手藝,或是慶祝十六歲成年禮。
本詩為作者藉乞巧節日諷喻牛郎與織女一年只能見一次面的宿命,詩中不僅對「乞巧」的習俗與詞彙有了新解,詩歌首二句「取巧原非君子儒,紛紛乞巧何其愚。」即對「乞巧」二字有所批評,認為取巧原不是君子所應為,然而民間女孩卻紛紛為了有好姻緣而乞求靈巧手藝,實為愚昧。並抒發自己個人操守的態度為「守拙」。詩末甚至調侃牛郎與織女的苦戀,大有戲作之意。
【作者】
許南英(1855-1917)
【注釋】
1.取巧:耍弄心機以求取工巧。
2.君子儒:古代儒家具備道德的學者。
3.巧:中國傳統習俗之一。在農曆七月七日時,一般婦女多向織女祈求智巧的習俗。
4.用拙存吾道:語出杜甫〈屏跡〉詩三首之一,曰:「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用拙存吾道」意謂用看似質樸愚拙之法,持守自己堅持的理想。
5.者拙之奴:意謂聰明且能力強的,往往必須比平庸之人多付出心力,或者多擔待事務。
6.我生:我的行為、舉動。
7.守拙:意指不爭名利,不為巧利,安於自愚。
8.義命:指天命、正道,或指本分。
9.牛郎:牽牛星的別稱,本詩指牛郎織女故事中,與織女結為夫妻的神話人物。
10.織女:中國古代傳說中,織女是天帝的小女兒。後下凡與凡人牛郎結為夫妻,
婚後廢織,被天帝懲罰,將這對夫妻分隔於銀河兩端,只能在農曆七月七日相會。
11.銀河:由天際無數恆星聚集,完整環繞核心而伸展出一條發光而不規則的光帶。
在夜晚無雲的天氣,從地面向天空仰望,如同天際一條發亮的天河。而牽牛星與織女星就是分隔在銀河的兩端。
12.仙槎:槎,音ㄔㄚˊ。在神話故事中,相傳能往來於海上與天河之間的竹筏。
13.白項烏:白頭頸的烏鴉。
14.何如:不如。
15.須臾:短暫的時間。
心得:
初探<乞丐>因其「我笑神仙比我拙,其拙還為世間無」令人玩味再三,再者女孩邁向女人的階段以十六歲而論,祈求愛情與七巧的故事文本讓人反醒「女生」的本命為何?第二評<自由女>,這是對戀愛自由、婚姻自主的抗議與批評,必讀之詩。三讀<厲行斷髮散足事感詠>則有緊接舊時代習俗不該革新的反「反叛」之代表作,如今看來不可思議的反斷髮、反散足讓人擔憂當時或婚或未婚的女子究竟有何出路?第四則<觀臺北女優>是一種看似光明、歡樂、鼓舞的嘉許,卻也暗藏只能「戲台上模仿大丈夫」為暫時的「光榮與悲哀」雙重鎖鍊!第五首<霧社蕃婦殉夫詞>是進到婚姻的傳統歸依,蕃婦本是種文化優勢下的標籤,勉強能讚許的選項終究不過是因其殉夫的「高貴」德行?最後以<題天妃宮>為結尾,除了戲台上、家庭裡,女子(二字合一為「好」字)的至高無上(除了人間極少數的權位頂峰)歸向,就是神格化了。
一、許南英<乞丐>: 女子求神
二、陳錫如<自由女>: 女子為已
三、洪繻<厲行斷髮散足事感詠>: 女子放足
四、呂敦禮<觀臺北女優>: 女戲出路
五、謝汝銓<霧社蕃婦殉夫詞> 女德終路
六、季麒光<題天妃宮> 女人神路
這六組既是起承轉合又是兩兩對照,一對六,從求神到成神。二對五,從為已到為他。三對四,從規則外反叛到規則內演譯,突破規則才是不倫不類還是扮戲演戲?沒有自由,只能求人或求神到為愛自由,接著反轉的批鬥自由,然後思索三種生命的活路。戲內、家中、雲上,演別人(坤生)、為別人(先生)、成眾人(神生)。到頭來不是演道、守道就是成道,只能如此嗎?女子終究沒有為自已而活的餘地嗎?筆者企圖踩出各種界線外的發展性。這是種古典詩的群像劇,六人六詩六片段、六零件六種看似毫不相干的詩題成就了風土歲時(大事件)的中心主題「女.子」。
傳統在不受尊重的大家庭或不和諧的婚姻中,那真正的苦,真正的痛,或許是社會不容許還有別的選擇,也許是為人母、為人女被教導只能逆來順受。遇到類似的情形,充其量正面歌讚其辛勞面,或暗諷為人父、為人夫的不是。也僅於此,點到為止。仿佛最大的悲哀不是先給希望再奪去,而是徹頭徹尾告知妳就只這一條路能走下去,頂多會摸摸頭式的備受稱讚或事後責備父權者,但女者還是要扮演勤奮的形象劇!
許南英的<乞丐>七巧節與銀河岸喜鵲搭橋有關,跟星月銀河相關的還有許瓊芳<月餅>:「人月雙圓取象齊」、「鏡天還羨餅師妻」不同的是前者是人向外求、向神話化的傳說人物求,後者用了一句「還羨餅師妻」反過來是嫦娥羨慕凡人。兩者最後都是以人為依歸,以人為重。彷彿空羨天上不如踏實為人,「天上神仙拍手笑,斯人畢竟是凡夫。我笑神仙比我拙,其拙還為世間無」像是自嘲,卻也暗喻何需羨神,因為「我聞用拙存吾道,又聞巧者拙之奴。我生無事不守拙,自安義命心怡愉」。若心中無慾,又何所求?既有所求,必有失。失是「失望」也是「得不償失」。求神拜佛的儀式,若淪為交換協約,那充其量不過是單相思般的自我安慰。六十七所著<臺俗七月十五日為盂蘭會至夜分放水燈為紀以詩>:「最怪莊嚴成劫奪,肉山還有酒如澠」點出盂蘭會的荒謬之處,有酒如澠,有肉如陵。
何澂<臺陽雜詠>:「酒肉池林敬獻酬。讕語客師能愈病,喧天鑼鼓妄祈求 」更是將人間之妄的形象描寫得生動不已。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選二>:「搆屋空糜十萬錢,化為灰燼亦堪憐。飄流多少加鴒仔,何處棲身覓一廛」也指出親喪禮佛,必糊紙屋焚之;屋中器物悉備,雕鏤之精、繪繡之美,常費百餘緡。內地無業窮民,每附兵船渡海,久而不歸,曰「加鴒仔」。在在都像是場人世間的荒謬劇,難怪許南英以「一年一度一相見,牛郎織女天一隅」、「何如黃海黑海地中海,凡夫乘風破浪來往只須臾」來形容神仙還不如凡人。這到底是聊以自慰呢?還是真心的灑脫?不去追究背後真正的動機。筆者以為所有的祈佛拜神都是或明或隱,暗藏著「許願池」般的功能性。牛郎星原名為牽牛,本有「犧牲」之意,那是古代在夏秋之際、草豐木茂養肥牲畜以祭神明。這本身就是一種代理儀式,透過人類的猜想與物質的貢獻,做為祈求的憑籍。而星象上當時織女星往西滑落,牛郎星則升上天頂,看來不就宛若在追逐織女星一樣?這是時令與天文景象、人文儀式的完美結合之例。
那人拿什麼求?女子就以針黹技術獻祭七姐,美其名心靈手巧,音同「乞巧」(後來漸漸引伸為現在廣泛的用詞,形容路上行乞之人),宋元時期甚至還有有專門賣乞巧飾品的乞巧市。許願意味濃厚的乞巧習俗從女性乞求巧手和姻緣到男子祭拜魁星求功名。人將自身的無力感投射給星辰萬物、神仙人物解決。難怪許南英大嘆:「取巧原非君子儒,紛紛乞巧何其愚」。透過種種的祭拜、焚香、禱求、奉獻模式,男生求功成名就、飛黃騰達,女性不求愛情與婚姻,還能求什麼?又該何去何從?女子成就自我只能在家庭與婚姻中嗎?四德三從到底是美德還是最高級的捆綁?為夫為子,什麼時侯才可以真正為自已而活?女權運動在當時臺灣社會或許還沒有流行與成形,但千百年來女性地位都是附屬性地被固化、植化了。不只男性主義認為天經地義,就連女子自身也以為生來如此,還能怎樣?婦女運動就連現在也仍然需要,可見更古早的年代,女性權利簡直是天方夜譚。總想起奧修的一個小笑話,每當某種儀式進行時,師父總會交待門徒要去綁一隻狗在門邊。不容質疑、不可改變,可是當初只是因為有養一隻狗,為了怕干擾才暫時綁在門柱旁,並非是必要遵守的法儀模式呀!本末倒置與固執不通真的都不足以形容。墨守成規會是最大的悲哀,難不成燒愈多金紙愈能獲得神明歡心?
儀器、法具、規範、守則全部是代替性工具,不只呈現人與神、人文與天文、心靈與物質的交揉、交雜、交流儀軌,還是某種物質化的「喜鵲橋」。若說神話是人的投射,神明是人的映射,那神力可視為人忘卻了本來面目的神奇之道。「自已是自已的主人」、「力量在自已身上」是集中切入女性的時代觀點,女子當自強,女輩之流不是「等待應驗者、苦苦哀求者」,新時代女性主義該是為自已而活、為自已發聲。所謂的「女力」或許早在百千年來就一直存在,只是人們拒絕承認罷了。杜甫〈屏跡〉曰:「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以質樸愚拙之法,持守自己堅持的理想看似和婦女向織女祈求智巧的習俗大相逕庭,實則詩人點出一條明路。不非不可求,而是求神不如求已。並非無才便是德,而是大智若愚。並非神力加持才能順遂如願,而是守拙持道,終現理想。
筆者並不贊同女子無才為德,卻也不認同向織女求智巧。把織女一年一會的原因深究,乍看似廢織而起,暗藏對不事生產的責備。不如說是傳統賦與婦女在家庭地位需扮演手巧的工藝技匠,有點像是媽媽既是廚師又是裁縫師,是園藝家又是設計家的多重角色。特別的是在蔡見先<苑裡蓆歌>:「人重生女不生男」以為是婦女地位提昇,原來「今日不完明日織,明日不完繼以夕」看重的還是她的貢獻與刻苦耐勞,去除了工具性、功能性、生產性之後,女性地位圖譜究竟還剩下些什麼?「千條萬縷起花紋」的背後是「十指纖纖日做苦」呀!會不會到頭來,無用方為用,無才無德的笨拙之人才是最輕鬆自在的?果真走向如此,又有點自我放棄的意涵。但若想將婦女從家中解放,又不知何去何從。永遠只能祈求、被動式地等待愛情發展成美好婚姻。求巧求智,不如求自由。而自由不能向外求、等侯主權者的恩淮、外在的允許,是自已內在力量而來。這是女性出路的一切根源與前題。
心得:共29362字
延伸閱讀:
1-1 月餅
作者:施瓊芳
2015 歲時與風土/歲時節慶類選注
桂香筵上會醣,人月雙圓取象齊。
誰識素娥偷藥悔,鏡天還羨餅師妻。
1-2 臺俗七月十五日為盂蘭會至夜分放水燈為紀以詩
作者:六十七
2015 歲時與風土/歲時節慶類選注
楚人尚鬼習相仍,高會盂蘭放佛燈。
釋氏金蓮三十里,石家銀燭百千層。
獨醒難挽浮靡俗,空色渾疑清淨僧。
最怪莊嚴成劫奪,肉山還有酒如澠。
1-3 臺陽雜詠,二十四首之十
作者:何澂
2015 歲時與風土/民間信仰類選注
閩人信鬼世無儔,臺郡巫風亦效尤。
出海大儺剛仲夏
(出海在五月,義取逐疫。造木舟,以五彩紙為瘟神像,禮醮演戲畢,舁像舟中
,鼓吹儀仗,送船入海),
沿鄉普度又初秋
(普度,自七月初起至月盡止。設壇禮醮、搭臺演劇、結綵張燈,鋪設極盛,豬
魚雞鴨等類,積如岡阜)。
婦男桎梏虔迎送
(出會之日,赬衣遍路,閨閣婦女,亦荷枷、帶鎖跪迎道左),
酒肉池林敬獻酬。讕語客師能愈病,喧天鑼鼓妄祈求
(有非僧、非道,專事祈禳者,曰『客師』。書符、行法,謂能愈病)。
1-4 海音詩,一百首選二
作者:劉家謀
2015 歲時與風土/風土類選注
有孝男兒來弄鐃,有孝女兒來弄猴。
升天成佛猶難必,先遣爺娘黑獄投。
(凡親喪必懺佛;僧於中午飛鈸,謂之「弄鐃鈸」。諺曰:「有孝後生來弄鐃,
有孝查畝仔來弄猴」。弄猴者,以猴演雜劇也。俗謂男曰「後生」、女曰「查畝仔」。
按「查畝」二字,無謂,當是「珠母」音訛,猶南海之言「珠娘」也。)(其二十三)
搆屋空糜十萬錢,化為灰燼亦堪憐。
飄流多少加鴒仔,何處棲身覓一廛。(親喪禮佛,必糊紙屋焚之;屋中器物悉備,雕鏤之精、繪繡之美,常費百餘緡。內地無業窮民,每附兵船渡海,久而不歸,曰「加鴒仔」。)(其二十五)
1-5 苑裡蓆歌
作者:蔡見先
2015 歲時與風土/音樂戲曲/民俗技藝類選注
苑裡婦,一何工,不事蠶桑廢女紅。
十指纖纖日做苦,得資藉以奉姑翁。
食不知味夢不酣,人重生女不生男。
生男管向浮梁去,生女朝朝奉旨甘。
今日不完明日織,明日不完繼以夕。
君不見,千條萬縷起花紋,組成費盡美人力。
參考資料:
一、維基百科-許南英
許南英(1855年-1917年),字子蘊,號蘊白或允白,別號窺園主人、留髮頭陀、龍馬書生、毘舍耶客、春江冷宦,清朝官員,臺灣臺南府安平縣人,同進士出身。著有《窺園留草》等書。
祖先許超(職業是書齋先生,就是教蒙塾的老師),明嘉靖三年(1524年)住在荷蘭統治下的赤崁(今臺南市赤崁樓附近,荷蘭文Provintia,漢譯普羅民遮)。
許南英祖父許永喜是清朝秀才,有八子;父許廷璋(特齊)是個讀書人,住在臺灣府西定坊武館街(在今台南市中西區祀典武廟、大天后宮一帶)。
許母姓藍,生四子,南英排行第三,大兄許梓修是台灣府吏,二兄許炳耀在大目降(今新化區)賣鹽。
臺南開府後,光緒十三年(1887年)設安平縣,南英金榜題名時是臺南府安平縣籍。
許南英於咸豐五年十月初五日(1855年10月14日)出生在西定坊武館街許家內。五歲初學唐詩,即能成誦,六歲舉家遷至南門里東安坊馬公廟(在延平郡王祠附近),其父闢住宅四圍空地,種植花木,名為「窺園」,並自於園中開館授徒。許南英先後從陳良玉、許鳳儀、鄭永貞、葉崇品等夫子,學業愈進
光緒五年(1879年),許南英中秀才,光緒十二年(1886年)中舉人,光緒十六年(1890年)成庚寅恩科三甲進士(與夏曾佑等同年,狀元是泉州府晉江縣人吳魯),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學習
甲午戰爭和臺灣民主國時,在臺南擔任行政職務,襄贊劉永福。
日軍進入臺南,他與劉等在英國人幫助下喬裝逃到廈門,轉汕頭,在兄弟許子榮、許子明幫助下到東南亞泰國、新加坡發展,年僅三歲的第四子許地山和元配吳慎、大兄梓修等家人隨後到汕頭,住在鮀浦(在今汕頭地級市鮀蓮街道)附近的桃都,從南洋回唐山後寄籍福建漳州龍溪,在廣東做行政工作,辛亥革命後在漳州生活。
民國六年(1917年),許南英前往荷屬東印度棉蘭,因病去世。
二、維基百科-文獻中的牛郎織女
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詩中牛郎被稱為牽牛,但當時牛郎和織女只是指天上的星星而沒有愛情方面的描述。西漢時,牛郎織女被描述成兩位神人,班固的西都賦中曾有描寫「臨乎昆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似雲漢之無涯。」指昆明池兩邊的牛郎、織女雕像。
後「古詩十九首」進一步有描寫,其中的一首描寫《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再進一步東漢人應邵編撰的風俗通義有更多的愛情描寫。
三、維基百科-七夕
七夕,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在農曆七月初七慶祝(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改為陽曆7月7日),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在中國大陸、台灣的大城市中,七夕節被商家作為商業促銷的一大良機,而傳統習俗則呈現失落[1]。
推斷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大約發生在西周時代,當時的社會制度限制個人自由,故託言天上星宿以追求慰藉。
當時的七月黃昏,織女星升上一年中的最高點,清晰可見。織女星與兩旁兩顆較暗的星形成一個朝東方開口的樣子,在此東面可見牛郎星。[2]
織女星名稱的由來,可以從《詩經·豳風·七月》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來推敲得知,由於九月是氣候較為涼爽的晚秋,也是穿著寒衣的時節。九月授衣,則必須八月裁製,七月當然就是織婦們織布的時間。
牛郎星名為牽牛,則有著「犧牲」的意思。《史記·天官書》:「牽牛為犧牲」,此指在祭典上宰殺的牛、羊之牲畜。古代在六月夏秋交接之時,正好是草木豐茂,用以貢獻牧草給牲畜的時節;到八月則依據牲畜體格,觀察哪些適合用以祭祀;九月則宰殺牲畜用以祭拜神明。《禮記·月令》稱八月為「循行犧牲」,而此時織女星正好往西滑落,而牛郎星則升上天頂,宛若在追逐織女星般。
因此七夕時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背後應該有著配合時令與天文景象的源由。
由於過往女子的針黹技術為生產力的一部份,每逢七姐誕,會向七姐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名為「乞巧」。其間結會綵樓,預備黃銅製成七孔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穿進了為之得久。漸漸七夕成為「女兒節」。而古人正月及八月、九月都可以乞巧,宋朝以後才有七夕乞巧。宋元時期,七夕乞巧節變得很隆重,有專門賣乞巧飾品的市場,稱作乞巧市。
乞巧習俗後來演變成許願,不限於女性乞求巧手和姻緣。男子也會祭拜魁星求功名。在一些地區如日本則變成祈求一切願望的日子。
四、牛郎織女傳說演變表
http://web.nutn.edu.tw/gac220/index2/plan2/report2/%A4%FB%AD%A6%C2%B4%A4k/story.htm#6
(一)、西周《詩歌‧小雅‧大東》
最早有關於牛郎織女的詩句,但還沒出現愛情關係
(二)、漢朝《史記》敘述到織女是天帝的女兒
《古詩十九首》開始提到織女牛郎之間的愛情,但是他們兩人還不能見面。
《歲華紀麗》引《風俗通》已經有流傳牛郎漢織女用鶴橋相會的傳說,
(三)、晉朝《七夕觀織女》—王鑒,此時牛郎織女傳說已有結婚了。
(四)、南朝梁,殷芸(四七一~五二九) 的《小說》
記載著他地把織女嫁給了牛郎,嫁後,織女卻變成「遂廢機杼」,天帝大怒令他們各自通西,一年只能會面一次,但是這時牛郎織女的故事大概已經訂定了
(五)、民間傳說點出了最後織女和牛郎都變成了星星,而七月七日他們會相見一次。
五、守拙(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A6u%A9%E5&syn=1&pieceLen=50&fld=1&cat=&ukey=1641317877&serial=2&recNo=17&op=&imgFont=1
守拙:「以拙自安,不用機巧與世周旋。」
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一:「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紅樓夢˙第八回:「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云守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