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賽道番外篇 27《英雄,屠龍的旅程》
http://sethway.org/blog/?page_id=111
1、你做事情都不會成功或者像父母親在講的虎頭蛇尾,後來在布袋戲有看到一個智慧的老人跟年輕人講的一句話:「你不能一事未成又做下件事,這樣會事事不成。」可是天生的命格就是如此怎麼辦?只能事事不成!都沒有outcome?那你還憑侍著什麼東西去生存、去存在?
二、當你說收入不能變差,那我說這是你的按鍵,那你有什麼想法?回到你的初衷你想要好玩,可是從這裡你就可以發現你為什麼不能好玩了?因為你有那個按鈕,我的三階段論述通常是這樣我不能收入減少或者是怎麼樣,所以我就不去做,我不去做就會知道我註定要無聊的,如果那個想要變有趣是你的初衷。到最後你的無聊就會投射你創造出來的實相,因為你是無聊的。那你會投射出來有錢不會更有聊甚至是收入會減少。另外一個是說那你要有趣你是真的可以有趣的,你要有趣的而不去管錢的時候,其實某個程度那個才會達到你要的,因為你的心境是快樂的、富足的、好玩的。所以外在東西也會是那樣子的,需要做嗎?想過也是有做的一種,他只是沒有強到具體化推動到這個物質實相來。
三、你想過就存在了,你規劃過就經歷過了,只是他會有一些些的差異。你在想、你規劃過其實就有做了,在某一個個次元裡面他就被完成了,如果你沒有做、沒有具體化出來他跟你在某個次元想像出來的是有差異的。
四、我們如果以最後的成果來判斷的話,可能到最後還會是以你的考量那個方向為主要的感覺了,而不會是你想要的那一個,你想要有趣那是你的想要而已,可是你的考量點從來不是你的有趣,你從來不會自己的有趣而在乎,所以最後的感覺是會落在你考量的那個面向上。你考量的結果是那個物質實相可見的現象的時候,其實那個東西本身就是一個不可被考量的或是一個幻象的東西,可是我們會覺得那個是一個實質的存在。當你在考量他你就是在對實相做工你不是在對信念做工,所以你是在對那個做虛工,所以到最後我會感覺沒有錢或為錢這個事情會一直困擾我以及無趣,他就會變成這個樣子,可是你會看到存款是主要考量脈絡下的感受。
五、就像我一個學生他每個月都去借錢,他每個月都透支,我說他賺20,000可是每個月得花30,000,可是他因為借的錢並沒有讓他每個月沒有辦法支付,可是在他的想像跟規劃裡面這個是一般人想的:「我確實是透支呀!我是用我借來的錢去貼的呀!」可是事實上他沒有透支對不對?這需要轉一下因為跟平常人理解的不太一樣,實質上你是沒有短缺的啦!或許那個短缺是在未來你要還那個貸款,可是此時此刻你是沒有短缺的,但是你卻一直活在短缺的想像裡面。因為在你的規劃裡你一直短缺的,變成你貸款的那些錢你沒有享受到貸款的好處,而且你一直活在未來要還錢的那個擔憂裡面。我就跟他講說怎麼會沒有錢可以用反而是沒有問題的,借的錢可以用反而問題更多?這不對呀這不是你借錢的目的呀!可是你會發現一般人真的不會這樣子想,他會想我每個月都透支,而且我兩年或三年後要還錢,在這個當下他一直活在他是夠的可是他一直覺得他是不夠的裡面,還有把後來要還錢的壓力拿到現在來,這變成是每個借錢的人的壓力。
六、你如果一直想想到你要還款的那一天,你這一筆錢等於是白借了,你根本沒有享受過這筆錢要帶來給你減輕的壓力也好或享受也好,你借錢要還沒有錯,但你為什麼要借錢?你忘記這件事了,我借錢本來就是要來舒緩我的壓力或增加我的娛樂嘛!可是反而壓力會更大有點類似我之前不是講說我的阿嬤會給我錢那到底算不算我創造的實相?不是每個阿嬤都會給孫子錢的,你也要有那個能耐,對!錢是從她那邊來,你也要有那個能耐、那個信念才能吸引人家給你嘛!,她有是她的事呀!可是一般人不會這樣想會說怎麼可以這樣子算?小孩子這麼沒有志氣還拿阿嬤的錢,你明明就有那個錢可以cover你生活不足的部分了,可是你活在「你不能享受,我們這個月又短絀了」,說難聽點這麼白痴的想法要幹嘛!
七、你會發現大家不習慣活在當下的那個東西,而且他的信念是匱乏的他就會往匱乏的方向去選、去感知而跟他的現況沒有關係喔!你覺察熱誠、你想到了,其實行不行動是沒有差的,可是對大部分的人來講行動會同時暗示了他信念改變的確定性,對大部分來講他是需要透過那個行動來確定那個信念的,可是根本上來講是不用的,可是因為你沒有辦法確定自己是不是相信,變得要採取那個行動。你會試圖想要採取那個不行動的方式去跨越那個面對的困難,你有質疑你就應該採取行動,你對自己的信不信任不夠確定,你自己要用你的行動來確定你的信念。
八、其實到最後你要不要玩花樣都沒有關西,你只要覺得你是好玩的就好,也可以在平淡裡面見到快樂或者平凡裡面見到偉大,你會講說那我其實也可以不必做,不對,因為那個是你迴避行動所採取的做法或講法,其實某個程度你會鬆了一口氣說我不用這樣子做!做不做都沒有差可是對大部分的人來講是要採取那個行動的,因為你更精細覺察你會知道「原來我不用做了,放鬆了」的那個部分。
九、其實你覺得你現在是好玩的你根本也不用改,然後你就會說那我知道了那我也不用做這樣,想像一下不用做,去直接做其實會撞擊到我的焦慮,變得是以「有一種講法是說我不用做的」那我就不做了,但是你會發現那個不做並不是我信念上的確認或完全認同了「我不用弄就是覺得很好玩的、很快樂的」,有一個方式可以知道就是你怎麼覺得過不久又覺得無聊?那個行動並沒有被滿足或者那個信念並沒有真正落實了,你好像得是通過一種試煉,比如說很多英雄故事的試煉是通過去殺龍,可是他後來發現龍並不是真正的怪物,而是他需要整合他內心的陰暗面或是克服困難的那個衝突,可是他可以說我在這裡不做嗎?他似乎也得要斬殺的那個惡龍之後,才發現那個惡龍並不存在。可是你如果沒有那個完全的相信,你直接跳到最後說那個惡龍是不存在的,那有沒有殺都一樣,我就站在這裡,可是我還是一直看見惡龍。那你就知道其實你並沒有所謂的走過這一關。
十、重點不是無聊是要斬殺那個按鈕,那個錢,過程就是好玩了,其實你無聊不是目前的事情無聊,所以我們剛才會講說其實做什麼都不是重點,是我的相信、我的心態,可是我剛講一直說你不能因為你只是想到這個然後就覺得我什麼都不用做了,因為如果這樣子的話他就沒有機會去斬掉他的惡龍了,就是那個限制性信念,那個對錢擔心的信念。因為斬掉惡龍不是為了惡龍,為我要多樣化,所以不是哪一個方向的慾望最後都會撞到那個牆,撞到那隻錢龍,所以他得要斬殺那隻錢龍。他變得是必要的而不是那麼不必要的。
11、從另外一個角度想我們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不敢做啦!
12、現象沒有那麼重要而是你的了悟體驗才重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