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2/8/31胡愛晏投稿於2012愛詩網大家來讀古典詩賞析並首次發表於個人網站

樂多http://blog.roodo.com/pilikang/archives/20991296.html

藝文部落格http://blog.moc.gov.tw/redirect.do?id=163485

痞客邦http://pilikang.pixnet.net/blog/post/37088883

 施鈺《火泉記》    

 

ipeem  

施鈺《火泉記》

火燄山之麓,水石生於谷。遇旱水不枯,懸厓挂飛瀑。

源頭有火泉,泉達火亦然。涓涓炎炎聚,赫濯但無煙。

燄或升數尺,風扇火鑠石。石泐黝而堅,焦土磺氣炙。

投木火猝高,煙起如焚膏。奚堪調鼎鼐,只可滌氄毛。

我聞溫泉天下有,又知火泉世界無。

夜光徧燭晝不熄,開臺久已炫輿圖。

五行本相生,亦有互相剋。水火既同居,偏成此奇特。

太極分兩儀,天地定位之。山澤通其氣,陰陽何差池。

古有甘泉賦,今見火泉窟。蕞爾一臺陽,怪事書咄咄。

土宇厚版章,番界搜未得。

尚有玲瓏號玉山,晴明可望不可即。

1、火燄山之麓,

2、水石生於谷。

3、遇旱水不枯,

4、懸厓挂飛瀑。

施鈺《火泉記》令人聯想到海賊王火拳艾斯,本詩以火泉為題,艾斯的惡魔果實以火為形貌為能力。火的印象是熱情、溫度、強力、能源、紅色、明亮,第一句的「火燄」開題即切合主題,頗有開道之意。第二句「水石生於谷」隱含水落石出,承接第一句的地理形貌,帶出接下來的何去何從或者詩理的舖陳。第三句的「旱不枯」拋下了一個疑問,是未說完的逗號,也是光明的斷點,彷彿帶來希望。而「旱」有乾、熱、燥的火之意象,「不枯」意然不缺水,不像沙漠火山般枯萎然後第四句「懸厓挂飛瀑」氣勢增強。

5、源頭有火泉,

6、泉達火亦然。

7、涓涓炎炎聚,

8、赫濯但無煙。

第五句的「源頭有火泉」引出詩題,「火泉記」的正宗命題配上「泉達火亦然」看來像是水火不容卻是水火同源般的神奇互照,「火」與「泉」的矛盾與互和,微妙又互補。第六句「泉達火亦然」的「亦然」更有雙關語,可以是「如此」也可以是「燃燒」,妙的是第七句「涓涓炎炎聚」的詩相上以二個水和二個炎字搭配,而「火」更有四個,這個「聚」字是誰勝誰強,非常明顯,只是「涓」的慢條斯理與「炎」的熱情如火,相互衝擊下會產上怎樣的火花或水花呢?第八句的「赫濯但無煙」或許能略見一二。「煙」是熔漿遇上冰、是火種碰到水流的物理現象,這究竟是指的兩敗俱傷呢?或是互相平衡?

9、燄或升數尺,

10、                風扇火鑠石。

11、                石泐黝而堅,

12、                焦土磺氣炙。

第九句「燄或升數尺」把「燄」的氣量透過「數尺」看似模糊不清的量度又顯示氣度不凡的樣貌,第十句「風扇火鑠石」有點搧風點火的意涵,在「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中就有了至少「鑠」與「火」二樣,若將石視為土的硬化或森林的岩化,也是其中一種元素。若以「地水火風」來看,「風扇火鑠石」幾乎全部要包括了,只差水而已。這個「水」元素在上句「燄或升數尺」貌似缺席,在下句「石泐黝而堅」以水偏旁出現。第十一句再一次出現「石」字,石碰到水的長時間努力會洞穿,石與火的互相角力會成為熔岩,這個「石」是堅定、是基底但也是阻擋、是雜礙,一正一反,一體兩面。第十二句「焦士磺氣炙」也有石的偏旁,但「火」出現在「焦」的底下與「炙」的下部,同樣不甘示弱,好似宣告誰才是此詩的主角、火泉記的要角。

13、                投木火猝高,

14、                煙起如焚膏。

15、                奚堪調鼎鼐,

16、                只可滌氄毛。

第十三句的「投木火猝高」的「猝高」二字將這火的一下拉高氣感、氣韻、氣圍都視覺化出來了,甚至隱約有火爆的聲音,神情異常生動,筆法十分高明,簡直有點逼近擬人化的形態了。第十四句「煙起如焚膏」大量用了火的字旁,「煙」、「焚」二字就佔了快一半之多,扣掉「如」的中間橋角色,火起、火煙、火焚也幾乎與火有關,最後膏狀也可以為火的演出做結尾,形容焦土之後。第十五句的「堪」字有土旁,好像暗暗呼應焚膏過後,第十六句「只可滌」用上一個轉折「只」再帶著「可」字,可以什麼呢?結果出現的是水旁的「滌」,很妙的是「滌」不只有水還有木,卻又有毛字結尾,暗示不只如此。

17、                我聞溫泉天下有,

18、                又知火泉世界無。

19、                夜光徧燭晝不熄,

20、                開臺久已炫輿圖。

整首詩到了第十七句才推出「溫泉」二字,用一個「我聞」像是「如是我聞」既有作者自已的投射也有天下皆聞的反射,在這人與火、人與泉、人與天下的照射之中,一個「有」字對上第十八句的「無」字,宛如從無生有、從有返無。而第十七與十八句的「溫泉」對「火泉」、「有」對「無」、「天下」對「世界」非常整齊的映照,甚至「聞」與「知」也是刻意安排的,工整之餘更見詩者用心。那麼這無有之間生生不息的是什麼?第十九句已很接詩的後半部結束點,用「不熄」有某種象徵,火會滅?水會枯?人會老?樹會亡?土會崩?石會裂?風會停?但偏偏「夜光徧燭畫不熄」用個「光」字、「燭」字、「畫」(白日)字、「熄」字來解答。第二十句的「炫」又再補強,整詩全見「火」「火」「火」的部首或偏旁到處橫竄卻不見惱人。反而與詩題相切合。

21、                五行本相生,

22、                亦有互相剋。

23、                水火既同居,

24、                偏成此奇特。

要到了第二十一句的「五行本相生」才用淺顯易懂卻再明白也不過的詩句下了肯定句,緊接著第二十二句的「亦有互相剋」像是打了個折或者反將一軍,卻又有理所當然之意。但第二十三句的「水火既同居」才了悟前面的安排與題旨「火」「泉」這整部大戲是水與火、夜與光、剋與生的同在、同助、同立而組成。以致第二十四句的「偏成此奇特」就真的一點也不奇特,至少心裡見怪不怪,因為已了然於胸。

25、                太極分兩儀,

26、                天地定位之。

27、                山澤通其氣,

28、                陰陽何差池。

第二十五句到第二十八句這四句一組用了「兩儀」、「天地」、「陰陽」、「山澤」每一個看似截然不同卻又相輔相成的組今物來舖述,一點也不突兀的描寫反而更見山川大地、光影黑白、火風地水、一即一切的完美。

29、                古有甘泉賦,

30、                今見火泉窟。

31、                蕞爾一臺陽,

32、                怪事書咄咄。

在即將結束的後八句中的前半,第二十九句的「古有甘泉賦」對照「火泉記」的古今連通,果然在第三十句的「今見火泉窟」以「今」與「火」對比。第三十一句的「陽」字也有光與火的通性,第三十二句的「怪事書咄咄」遙對前八句的「偏成此奇特」。

33、                土宇厚版章,

34、                番界搜未得。

35、                尚有玲瓏號玉山,

36、                晴明可望不可即。

最後一組四句中的首句「土」來開場白,土的敦厚用與土的「大塊假我以文章」都暗寫在此句「土宇厚版章」中。第三十四句「番界搜未得」豈止於番界,「未得」的物與人事又何嘗單單此項?沒有說完的用第三十五句「尚有」來接續、解開謎題即在第三十六句的最後中仍留下「可望不可即」的遺憾與缺憾之美,即用「晴」與「明」再一次呼應了「火」與「日」與「光」的特性,用個「望」字暗藏期望、朝向、希望,但仍以「不可即」的耐人尋味做終,實為驚天之筆、神來之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胡愛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