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06-一切萬有之現世
http://sethway.org/blog/?page_id=102
△
我們每個想法其實都是活的,那個念頭並沒有消失,他其實在
找尋相對應的電磁實相。去產生一個事件的形成也好,變化也
好。即光即愛即物體即行動,基本上都是相同的東西。物體是
我們看不見其變化的行動,沒有覺察其變化的行動稱之為物體。
一個杯子,一千年後就不見了,對不對?到最後崩解了,壞了。
嚴格來講,沒有物體的存在。
△
對存有來講,目的不是創造實相,創造實相只是手段。體驗是
為了了解自已,這是當初極大的欲望。透過實相的創造,因為
實相的創造不需要能力,那個已被一切萬有想出來了,我們隨
時都有一切萬有的創造,只要我們存在就會有相對應的實相。
不管怎樣,你都在創造實相,我們最重要是了解你是誰。
△
賽斯出了《靈魂永生》之後就引起很多的問題,後來大家問他
怎麼處理生活中的問題,他就出了《個人實相的本質》,他在
教我們怎樣用信念改變實相,可是改到後來你就發現跟本不是
重點,賽斯是要引導我們進入未知實相的探索。你在創造實相
的過程,跟本就知道創造那個也好,那個也好,你不會再去執
著創造一個豐盛美好的實相。你生病,跟你非常健康,跟你賺
大錢,跟你很窮,對存有或靈魂來講,沒有分別,同樣都很刺
激。疾病,也是種行動,對人格來講是行動沒有被表達,形成
一個阻礙。可是他還是以一種他要的方式去表達他要的行動的
能量。他是盡可能尋求更多種形式的表現。不是什麼疾病就代表
什麼心理狀況,不是一個蘿蔔就代表一個坑。
△
妳處在一種被老公罵、被老公讚賞、賺很多錢、很失敗,都只是
一個身份、一個受體,妳要盡可能知道妳感知到什麼。妳要豐盛
的是妳整個存在,而不是只是讓自我、讓那個受體覺得爽而已。
本質來講,每個都是妳要的啦!沒有那一個實相是妳不曾要的,
如果眼光夠狹隘,知識夠淺薄,什麼狀況都可以是問題。就連好
事也可以是問題。只要妳把自已限制到一個很小、很狹隘的角度
、目光如豆,好事都可以被妳講成壞事。那妳對身心靈知識的不
夠了解。你都會做一種你既有限制性信念的限制,而沒有辦法了
解到身心靈闡述的實相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
你有一件事情,你一定可以做。「覺察」,覺知你是什麼,
了解你是誰。所以最重要的其實不是創造實相,而是知道
你是什麼?而你是什麼其實會隨著你各種遊戲性的參與跟
組合,而變得更不一樣。
△
在助人工作裡面,有一個是傾聽、同理、陪伴嘛!最基本的
技術,你當然可以講得很清楚,《非關命運》裡鄧惠如講說:
「你的問題,我二個小時就可以講完怎麼解決,可是你有你
的歷程嘛!你有你的心理上的拉扯。」簡單講處理事情很容
易啦!不容易的是心理上的變化、心理上的信念嘛!處理方
式,等待一個漫長的發酵過程。不會沒有同理心啦!如果你
會認為這樣,那是你的問題。有時侯我們太急著告訴他身心
靈觀念是什麼,那你要他聽得進去呀!他聽不進去,你要以
他的姿態嘛!就像有時侯我們說跟小孩子講話,你要蹲下來,
用他的高度跟他講話。不然他都要抬著頭呀!
△
從沒錢變有錢,從戀愛到沒戀愛,回首已是百年身,你會知
道你是什麼啦!那另外一個部分就是體驗嘛!實相就是這樣
呀!所以實相不會是重點。魯柏最後的實相是死得很難看,
我知道我體驗夠了,我要去可能性的實相了,我要去其它實
相繼續玩了。
△
我只要夠了,我就不會再去體驗它。而且我要同時知道說,
體驗夠了我才知道,原來這才是我要的體驗。你就變得不
會是抗拒的。房租付不出來,錢不夠,行動受阻,它還是
會一直去。我怕會燙到,就不敢去試水溫。可是那是對手
指來說,你會一直以為你遇到爛實相。可是從那個角度來
說,你每次都半途而廢,它才會一再給你機會。所以就會
變成限制性所產生的自我不舒服的實相,它其實不是不好
,它其實是機會。因為你這一次沒有成功,再給你機會。
可是你每次碰到的是恐懼、害怕的自已。這次不行,下次
再給你機會。
△
你是安全的,可是你不用去闖紅燈,你不用去喝農藥嘛!
你是安全的,所以如果你想去那裡,那你就去吧!想做
什麼,那就做吧!要不然其它都是自我在擔心、害怕的
限制性信念下的感受。
△
一切萬有沒有在管的啦!祂就是放你去,看你可以搞到
那邊?比如說你有一個團隊,你要整個都在你的控制之
下也是一種模式,可是你要讓你的成員去闖然後看能想
出什麼,也是一種。
△
石油時代的結束不會是因為沒有石油啦!我不浪費不是因
為我怕沒有,而是我覺得不需要呀!就像賽斯在描述那個
松鼠存果實過冬,松鼠知道存那麼多就可以過冬了。牠是
對著未來的相信,不是對未來的恐懼。牠是知道這樣就夠
了,牠知道有冬天,直覺與理性的併存。很多新時代在否
定理性,頭殼壞掉,不是這樣。賽斯在《個人實相的本質
》說你們最近在流行,好像把理性貶得很低,然後都要用
直覺的感覺去做事,跟本不是這樣。賽斯資料是要求智慧
跟直覺,理性跟感性。而且理性跟感性在《神奇之道》裡
,那個分別跟本不存在呀!那個分別是來自人類自我這邊
的區分。直覺在宇宙內涵是經過全宇宙意識評估最好的方
案,才變你的靈感,那這不是理性嗎?直覺或者說靈感或
者說衝動,跟本也不是衝動。它可是內在非常嚴謹的理性
。回到松鼠的例子,牠既理性又含著對存有的信心。我們
是很理性然後對存有沒有信心。
△
未來不是自我可以預測的,內我會知道。
△
學習不一定要經過痛苦,雖然痛苦也可以學習到東西。
△
我們所謂不敢想,其實都已經想到完了啦!不敢承認,不敢
面對。那我就是一直在建構,一直在相信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