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新時代觀點論少子化危機

少子化危機被建立在一個個高齡化、超高齡化的末來設想,人們擔心不婚、不生、不育,將來人口不足,會對整個社會的經濟結構甚至是國力造成隱憂。晚婚、節育、單身現象,或歸諸於媒體負面影響、對社會體制的不信任、人生目標規劃的衝突、高失業率、育兒成本昂貴、兩性關係無法順利建立與維持。

看來像是危言聳聽,一方面是人口大爆炸,一方面又是少子化(或合稱為少子高齡化),併校減校時而聞之,尤其新一代增加的速度遠低於上一代死亡的速度,造成人口減少、低成長甚至負成長,還有現存的青壯年負擔的扶養高齡人口比,成為一個可怕的倒三角型。分母愈來愈少,分子愈來愈多的奇特現象,三比一到、一比一點多到一比三的反成長。然而這一切只能如此看待嗎?我們先反問一個問題,「地球上真的需要如此多的人類嗎?」這當然不是另一種極端的「人類是毒瘤」必需抹除之理論,或是陷入了隱藏貢高與靈性傲慢的「適者生存、菁英政策、不需要的人太多後」的分離對立幻相中。

投胎到地球上的新靈魂(其實是老靈魂)也差不多到了極限值,轉化即將來臨(事實上已如串螺旋馬鈴薯片式的同時存在,第四密度早已漸漸滲入了),大地之母與人類的收割即將完成,也真的不需要再更多的投生,或者說排隊已額滿,那怕是第四或第五密度流浪者也大都早早來了,現在誕生的靛藍小孩,無疑的是跟著興奮、帶來訊息、一起見證的。再來的人不會更多了,少子化是很正常的現象,政府拼命催生、鼓勵婚育,出發點看來是正向卻是隱幽的恐懼、擔心、煩躁,不只是三條街外的狗化為一堆統計上的數據,更可怕的是搞錯了方向,因為立足點是錯的(雖然,從究極的視角來說,也沒有對與錯,錯也是對的一種體驗立場)

誤認未來的世代依然是遵循現有的生存模式,當然就需要足夠的人來撐起國家體系與運作社會,就算是機械代替人力,很多工作也是需要手工,還是得有人來做基層的工作。

說對也是對,說錯也沒錯。因為一個新世界即將來臨,跳脫舊有的思考模式,才能瞥見「為何我們不再需要這麼多人?」的真相。理所當然,少子化是趨勢,不是罪與罰,也不是有關於生理機制或道德觀、社會經濟(但有牽扯到諸如此類的信念),這是個喜訊,不是世界末日的悲劇,狂叫:「沒有人了怎麼辦?」,怒吼:「大家都不生,以後人愈來愈少了!」,哭喊:「怎麼運作下去?沒有人,那來的家?那來的國?」這真的是個好消息,因為現在的人數就夠了,甚至還可以更少,(另一面是還可以更多人,蓋亞可分配的資源遠遠超過每個人都可以得到的數量,但也體驗差不多了。)有人捨不得離開這見證奇蹟的片刻,壽命延長本來就是再正常不過的,老人愈活愈久、愈來愈多的高齡人瑞這反而還是回復造物主設計的機制(不過外表顯示老化是個人認同群體信念,深信隨年齡成長就必會粍竭能源、衰老)也有人提早畢業了,還有人迫不急待投生地球,那怕是排隊侯補最後的幾個名額,不過也差不多了。

不再需要這麼多人,當然會少子化。往催生、補助、鼓勵、標語著手,不如改變自已的視野,轉變信念,相信生命自會有出路,事情一定會有解決方案,甚至表面上的危機就是轉機,看來是深淵的一線之隔卻是一步登天的信心與勇氣之一躍!愈來愈少生,就代表現在就足夠人了,不是嗎?會擔憂人口老化,怎不反過來想,為何會老化?老化是必然現象嗎?是嗎?每個人都是老靈魂,靈魂不是依靠身體這個容器,反而靈魂是身體的戴具,身體裝在靈魂裡!靈魂充滿內與外,與每一個人、萬事萬物有切不斷的無限伸展與聯結。難道沒有這個可能,衰敗、老化、生病全是自已同意的遊戲規則,深植與吸收的內建信念,扭轉乾坤反而是回復最正常健康的神奇之道。那麼,誰才是老人?誰又是小孩?誰是永遠不變的青壯者?這一瞬間,你我都各具千百萬億個面容、身材、時間幻相(年紀)、背景的不同版本,種種劇本當下即能選擇,甚至連創作或再造也不必,因為一切既存,一即一切。

地球上可承載的人口數,或者說可以容許每個人平均分配的資源,遠遠是足夠的,甚至還有剩,卻在這個世代形成「貧富不均」、「資源有限」、「極端差距」現象,除了有心人士的操控與集體潛意識的無形認同外(當然,退後一步來說全部都是太一造物主的無限可能體驗場)難道真的不夠?答案絕對是否定的。也就是說,不需要那麼多人投入那麼多人力在單調、枯躁、低效率的勞動上,或是為發展科技,或是為一口飯吃。遠遠有更有效率的技術與方法,不需要那麼多的人做同一件事,自然允許大家可以去做其它事,甚至你想要做的事,也應當本來如此。人人適得其所,做自已喜歡的事。世界只會更好,不會更壞。

一個人的確可以當好幾個人,一個人既是老人又是青年人,一個人就是所有人。少即多,多即少,有即無,無即有。我們需要嗎?還是我們自以為我們需要。誰是父母?誰是子?施與受同一,父即子即母,聖父聖靈聖子三位一體。生老病死、成住壞空、男女老少,俱存當下,一念即轉,意念所至,形相立化。如此一來,區別與自綁手腳不再需要,舊有的遊戲模式也到此為止。是男是女,非男非女,超越二元,兼容並立,包含萬有。少壯青幼,老弱病敗,全是觀點的切換、視角的選擇,所以你相信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胡愛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