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頭嶼木盤木船泥盌歌 賞析 by 胡愛晏 2013/9/17

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OverViewContent?CatID=282

好詩大家寫,大家來讀台灣古典詩 2013愛詩網部落格文學獎

作者:梁成柟

物產詩/加工品及其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f_2N5Vh-dI
木盤三尺誰所斲?厥製不雕復不琢。
老髯好事作盤銘,銘字中央周四角。
刳木為舟長尺咫,黑白二文皆罔已。
土簋土鉶今始見,混沌胚胎拙無比。
老髯摩挲為余語:「南溟之南蕃所處。
火燒嶼與紅頭嶼,有如東西列兩序。
火燒嶼有漢人至,舶來載得漳泉器。
紅嶼諸夷盡閉關,漢人不入昆明地。
葡萄酒,淡芭菰,大瀛海人以為娛,口腹同嗜彼獨無。
戰爭揖讓何多事?結繩制字胡為乎?
寄譯象鞮無所用,指天捫腹聲烏烏。」
我聞有虞制器始用漆,日本漆師稱第一。
舟楫之用濟不通,火輪奇妙逾神工。
汝定哥窰紛制作,洋甕彩畫黃金錯。
金車玉輅本椎輪,茹毛得飽思猩脣。
玉杯象箸莫太息,卻嘆先為火化人。
髯乎髯乎,勿言紅嶼器樸拙,太樸不完生詭譎。
弧矢收威震礮車,九州四海皆流血。
何如此物尚同古人意,規矩高曾良不啻。
返本復始當有時,願君保此勿輕棄。

200px-Ponso_no_Tao 220px-Botel_Tobago_Insel_(Karte_1905)    

圖摘自維基百科紅頭嶼(蘭嶼)條目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8%AD%E5%B6%BC

白話翻譯:

是誰做出這三尺木盤?非但沒有磨平、更無雕刻的外型。

 

老髯翁還特地於盤上刻字,分別在中央與四角。

 

一尺左右的船隻是由木頭剖鑿而成,船隻邊緣由黑白花紋二種顏色環繞成圈。

 

這是我首次看到這類形體極為樸扭、由這種陶土捏塑而成的碗。

 

老翁一邊輕輕撫摸著這些文物一邊向我說,靠近南方的海上有蕃人居住。

 

取名為火燒嶼、紅頭嶼的二座島嶼,就像廳堂的東西牆並列於海上。

 

有漢人定居於火燒嶼上,船上載來的都是漳、泉州所慣用的東西。

 

那與世隔絕的紅頭嶼原住民,宛如古代昆明,不與漢人來往。

 

臺灣漢人平常所愛好的美酒與香菸,這島上原住原卻不甚所愛。

 

又為何要以戰爭或禮讓的方式去轉移政權?究竟為何要結繩紀事或創造文字?

 

根本不用翻譯人員呀!以比手劃腳、發出聲音,人們就能懂得他們要表達的意思。

 

以前聽過古時侯虞舜發明了漆器的製作,而日本製造漆器的水準更是獨步全球。

 

從前以傳統的船隻跟本無法到達的地理位置,現在以神奇的蒸汽輪船航行都沒問題。

 

西洋甕瓶可以做到像宋瓷那般精美,大量生產,還有豔麗圖案與金色花紋。

 

 

看那從簡陋樣式發展而來的華麗車子呀!還有本來只要茹毛飲血就能溫飽,到如今都在追求珍貴美食不可了。

 

我們無須太多的感嘆,看見大家用著愈來愈奢華的器物,因為早從生食演到熟食時,老祖先們在進化過程邁開的第一小步,就該驚嘆了!

 

髯翁您可別說這些器物太過樸素,那可是因為之前沒有完整保持樸拙樣貌,才會演變至今種種的心機詭詐。

 

看看不如往昔威力的弓箭,如今都改用大砲了,可是也讓中國及世界各國都變得生靈塗炭了。

 

那裡有像保存了遠古時代樸拙風格、好比完整遵循祖先所訂樣式而制的這些器物?

所以我說呀!總會有那麼一天,人們終將還真歸樸,期待您能妥日保存這些文物,不可輕言扔棄。

 

賞析:

筆者以為本詩的中心主旨在於「返本復始當有時,願君保此勿輕棄」這句。

時、始、食、史、詩、識、失、矢等字眼或音相似或意義相呼應。古往今來是為「時」,威力弓箭是為「矢」,以「詩」述「史」,以「識」所「失」,時間上的量度與空間裡的器物,在生食進化熟食、箭矢不如砲利之際。最終期許「返本復始當有時,願君保此勿輕棄」,是初衷也是結語,是目的也是過程。

從三尺木盤的疑問句點題,帶出「不雕復不琢」呼應質樸、歸真。接著以中央、四角、二文看似數字與空間形容卻又不僅於此,二、三、四隱隱對應著什麼。原來除了四海、四方、四角外,這中心旨意呼之欲出。在追求著繁華、美食、利器之餘,難能可貴的是「此物尚同古人意,規矩高曾良不啻」,這個古人意呀!食材、食義、食具是種接近驚世一嘆的觸媒劑,僅僅是現代的食衣住行進步還不足以讓人驚嘆。早在太初之火,由生到熟的那第一個嘗試、第一步跨出、第一把火苗,才是令人讚嘆的發始處。

從第一道曙光、第一個用火成功的先例,開啟了生食到熟食(野蠻到文明)的骨牌效應,再者極緻追求進展的最大可能性,以致於船堅砲利不足為奇、珍皿美宴爭奇鬥豔,於是有了詩人的慨嘆,勿輕、勿棄,返本、復始。宋瓷、美酒、香菸、金車、玉輅、玉杯、象箸、洋甕、彩畫,莫怪詩人連連嘆道:「勿言紅嶼器樸拙,太樸不完生詭譎」。

然而,詩人是曾貴古賤今?土簋土鉶才是古人意。看那「弧矢收威震礮車」,卻是「九州四海皆流血」。其實這不也是種轉折與再出發的生機?或許是第二把火、重新燃起的希望光芒。表面寫的是政治(戰爭揖讓)、是歷史(有虞制器始用漆)、是地理(有如東西列兩序)、是技藝(汝定哥窰紛制作)、是食的比較(茹毛得飽思猩脣)、(葡萄酒,淡芭菰),卻是借「食」寫「史」,以「時」論「始」,以「詩」點「失」。看來得到或展現了什麼,卻是失去了本來面目,這個最自然、最元初的古人之意,究竟為何?單單只是物質簡樸?僅僅只是返真歸本?或許這嘆息、這慨嘆、這驚嘆,從未止息、也沒消失過,一直持續,一波接著一波。詩人點到為止,看著說了很多的形容,卻又不一語道盡。留待無窮的疑問,是句號也是問號,是休止符也是起手式。剩下的道理,就等待你我細細品嘗、再三雕之琢之了。

 紅頭嶼木盤木船泥盌歌1紅頭嶼木盤木船泥盌歌2  

「紅頭嶼木盤木船泥盌歌」新詩by胡愛晏
華麗絕倫的容器被拒絕裝載
藝術家登堂入室、小心翼翼
食物被當載具
工具被當主角
碗像米 米如碗
米做成的碗裝著真正的碗

蘭嶼原住民哭笑不得
漢人正義凜然
強作公義的領航人秀出刀工
一把鼻涕和眼淚地揮出曠世佳作
辯稱此中有真意

詩人大讚
樂人大賞
舞者大笑
觀者大跳 又叫又跳

好呀好呀 人抬起了木船
當成自已是船
渡向紅撲撲地紅河紅心裡去
滅頂之前不忘修粧
也許待會還有機會粉墨登場

在那欲辯已忘言的千古絕唱裡
高超技法重現於世
真意珍意正意
古義古意古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胡愛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